运动损伤的康复
一、概述
运动创伤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。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,以及全民健身的高呼呐喊,体育休闲活动广泛展开,运动创伤也越来越常见,若未能以正确的方式运动健身,则可能造成部分损伤,甚至是永久性功能障碍,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和社交娱乐需求。
常见运动损伤:
1. 骨折、脱位等占约3%;
2. 韧带、肌肉肌腱、关节囊及软骨组织的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慢性微小创伤占97%。
二、治疗原则
1. 分期治疗原则:
1)急性期—PEACE&LOVE
P (protection ):保护 停止或限制运动1-3天,减少炎性物质渗出和加重创伤的风险。
E (elevation): 抬高 将患肢抬高到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促进组织液从组织中流出。
A (avoid anti-inflammatories): 避免使用抗炎药物 可能损伤组织愈合,尤其是大剂量时。
C (compression): 加压 限制关节内水肿和组织出血。
E (education): 教育 好的教育和和负荷指导将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,过度治疗会增加药物注射或手术风险和医疗成本。
&
L (load ):负荷 可促进软组织的修复、重塑和耐力的建立。
O (optimism): 乐观 大脑在康复干预中起着关键作用。
V( vascularisation): 血管形成 早期的动员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患者的功能、工作状态,减少对止痛药物的需求。
E (exercise) :运动 有助于早期运动能力、力量、、和本体感觉的恢复。
2)稳定期—促进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。
3)恢复期—肌力、关节活动度、稳定性、平衡等的训练。
2. 功能恢复的针对性原则:
对于一般患者,重点是恢复日常生活、工作能力;对于专业运动员,要做 到尽快治愈,患肢功能尽可能完全恢复,以便尽快恢复正规训练。
三、常见的肌肉损伤及康复
(一)腘绳肌损伤(大腿后侧肌群)
慢性劳损型:细微损伤累积的结果。
急性损伤型:训练肌肉柔韧性,“拉肌肉”、跨栏、短距快跑等。
【康复治疗】
1. 急性损伤后应遵从运动创伤分期治疗原则进行物理治疗。
2. 严重损伤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合并出血血肿者,应早期手术治疗。
3. 慢性劳损者,应以对症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为主。
4. 各类型损伤疼痛减轻后,逐步开展活动度、肌力、平衡、协调和核心的训练。
(二)股四头肌损伤
【临床表现】
按症状的情况分轻、中、重三型:
轻度挫伤:压痛局限,膝可屈至90度位,轻度跛行。
中度挫伤:局部明显肿胀,可以摸到肿块,膝不能屈到90度位,跛行。
严重挫伤:广泛肿胀,摸不到股四头肌的轮廓,膝不能屈至35度位,跛行明显,非用拐不能走路,有时膝关节出现积液。
【康复治疗】
1. 限制活动期:应用棉垫加压包扎,休息、抬高患肢、冰袋降温。
2. 关节活动康复期:当伤情稳定,病人自己可以控制股四头肌收缩时,即可开始轻微的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。首先是膝的伸直功能练习,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扶拐下地行走,在2~3周膝屈曲至90度,走路不用拐。
3. 功能恢复期:膝关节屈伸活动训练至ROM完全恢复正常。逐渐增加伸膝抗阻的力量,逐渐恢复运动。
四、常见的肌腱损伤及康复
跟腱断裂(足跟)
1. 肌腱:是把肌肉连接到效应骨或其他结构的束状物或膜状物。
2. 功能:传导肌腹收缩产生的力并牵引骨骼产生运动。
【跟腱断裂的原因】
1. 外伤。
2. 忽然剧烈强力收缩引起拉伤断裂。
3. 过度使用劳损造成肌腱退变。
4. 长时间运动量过低,肌力差。
5. 小腿三头肌紧张。
【临床表现】
1. 疼痛、压痛、肿胀明显,皮下淤血。
2. 可在断裂处摸到凹陷或可见肌肉断端回缩隆起。
3. 主动收缩不能。
4. 被动牵拉不仅疼痛加剧,而且引起异常活动,关节功能受到影响。
5. 有时x线片可见显示软组织断裂影响。
【康复治疗】
1. 急性期:应遵从运动创伤分期治疗原则(PEACE&LOVE)进行常规处理,并在此基础上尽早进行手术恢复肌腱的完整性。
2. 术后麻醉消退后:尽早开始活动脚趾。
3. 术后第1天-2周:膝、踝关节肌肉等长收缩练习、髋膝活动度练习、床上直腿抬高和侧抬腿、上肢肌力练习、持拐下床如厕。
4. 术后2周-3周:继续髋、膝活动度练习,尽量保持与健侧接近。
5. 术后4-6周:垫高后跟持拐步行。
6. 术后9周:穿平跟鞋步行,由双拐-单拐-去拐。
7. 术后3个月:开始慢跑和提踵练习。
8. 术后6个月:进行专项训练。
五、常见的韧带损伤及康复
1. 前交叉韧带损伤(膝关节):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两束,膝关节将近伸直时内收内旋(膝内翻)可损伤后外束。膝关节屈曲90°外展外旋时可损伤前内束,是为部分断裂。
【临床表现】
有急性膝关节损伤病史,伴撕裂声或撕裂感,随后产生疼痛和关节不稳,不能继续活动或走路,继而出现肿胀。由于疼痛,肌肉出现保护性痉挛使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。
【康复治疗】
1. 术后第1阶段(0-2周)
目的: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,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和肌力的练习,防止粘连和肌肉萎缩。
2. 术后第2阶段(2-4周)
目的:加强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练习;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和稳定性;逐步改善步态。
3. 术后第3阶段(术后5周-3个月)
目的: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;强化肌力训练,改善关节稳定性;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。
4. 术后第4阶段(4-6个月)
目的:强化肌力和关节稳定性训练;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;逐步恢复体育运动。
5. 术后第5阶段(7个月-1年)
目的: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,全面恢复体育运动,与运动员的教练配合逐步恢复专项训练。